作者:黄素娥 编者:洪敏育
温馨提醒:
使用此书,若为重病者,因页数颇多,请印成纸本阅读,以免耗损体力。
贰、重病原始点实务之旅--开源节流p15
一、外内热源p16
(二)、内热源p32
1.温姜汤为主.温蔘汤.十全汤.当归汤.姜粉.蔘粉温热性中药为辅p32
2.介绍个人姜汤蔘汤的煮法p35
3.姜汤、蔘汤的喝法与调整p37
贰、重病原始点实务之旅--开源节流
热能严重不足者,可以如往常一样吹风吹冷气吗?可以肆无忌惮得冲冷水澡吗?可以恣意随兴得溪边戏水、熬夜狂欢吗?
基本上,热能严重不足者,其热能要维持身体基本正常运作都不够了, 哪还有多余的热能可挥霍透支呢?
举个例,濒临破产者跟家财万贯者,能过同样挥霍的生活吗?当然不行。濒临破产时,要懂得开源节流,如此,才能解决财务窘境。同理,热 能严重不足时,若能开源节流,对热能的改善定助益颇巨。若遇财务破产 的问题,有时来个意外之财,如中乐透或得贵人相助,可能一瞬间财务问题就迎刃而解;但热能严重不足者,热能的改善却无法一蹴即成,须按部 就班,如理执行,才可能解决。
就热能的改善来看,何谓开源?补充外内热源,按推原始点,激发身体组织器官运作,让内外热源吸收转化更加顺畅;何谓节流?禁寒凉(饮食 上)、避寒凉(外在)、休息、良好心态、避开种种伤身致病之恶缘……,以避免热能不必要的浪费。而运动虽会消耗热能,但其作用在激发身体组织 器官运作更顺畅,以利于热能的吸收转化,故不可或缺。
热能严重不足者,不仅要开源,也要节流。透过开源,让身体的热能逐渐提升;透过节流,以减少无谓的热能消耗。以重病者热能严重不足的状态下,若只重开源,却不节流,可能入不敷出;相反的,若只重节流, 却不开源,无热源补入,这亦不可行。所以,重病者要改善热能严重不足的情况,需两者同时确实落实,缺一不可。否则,待热能消耗殆尽,要挽回,为时已晚。
之后的章节,将热能如何开源与如何节流的做法逐一分享,为了便于 说明,有些会混搭说明,并不会独立解说,才不会显得突兀。就让我们开始进入我的重病原始点实务之旅,旅程依序解说如下:
注:避寒凉标示为外在,是为了与饮食上的禁寒凉做区隔。
一、外内热源
(一)外热源—温敷
1.重病者需保暖与温敷同步
一般人的想法:多穿点衣服保暖就好了,为何还要温敷?得准备温敷用品,又得长时间温敷,麻烦透顶了。
在此先厘清观念,穿衣保暖与温敷最大的不同在于热源来自何处?穿衣保暖其热源来自自身原本的热能,而温敷则藉由皮肤吸收外热源后转化为热能,两者来源不同。保暖虽也会消耗热能,但也很重要必须做到,若不保暖,则会消耗掉更多的热能;正确的温敷,则能提供热源让身体吸收为热能。因此,保暖与温敷对重病者皆很必要。
其实,重病者热能严重不足,若不重保暖又不温敷,热能的流失绝对极为快速,这万万使不得。
若只为保暖多穿衣而不温敷,耗掉体内残留不多的热能,自是可惜。再者,真正体力虚弱者,为保暖多穿衣,不见得能暖和,因体质太寒,冷的感觉有些是从体内而出,并且为了保暖只多穿衣服而不温敷,层层衣服的重量可能会是重病者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。若能温敷与穿暖兼顾,对热能的补充定有相当的助益,所以不要再误认为体力虚弱者只要多穿衣保暖就行了。如果穿衣保暖就能解决重病者热能严重不足的问题,那又何须大费周章提温敷呢?
有心学原始点者,切勿将穿衣保暖和温敷这两者混为一谈。很多刚学原始点的学员甚至志工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想法,故特别提出加以厘清。
2.温敷以温暖舒服能承受为最高原则
温敷要温几度最适合呢?这是刚接触原始点初次尝试温敷的人最常 提问的问题。这无法给标准答案。因为温敷的温度受到外界诸多影响,比如:当时的天气、气温的高低、室温、通风程度、温敷者身上穿着的厚薄及多寡、铺在水暖垫上毯子的厚薄、当事者当天的身体状况及其能承受的程度……,这在在都影响着当事者能接受的温敷温度。
我严重时异常怕冷,夏日也觉得甚冷。夏天白昼时,在北半球的朝南房间,南风直吹屋内较为凉爽。窗户开一两指宽,对流风不吹过我身上, 水暖垫上铺厚床单,身上着薄棉质长衣长裤。这样的条件,室温 31℃, 也许水暖垫调至 38℃~39℃就能满足我的需求。但到晚上同样的条件,因气温变低,室温也改变的情况下,可能水暖垫得调高个一两度。若是水暖垫上的厚床单换成薄床单,为了达到同样的暖度,水暖垫温度可能可降一度即可达标。所以到底要温敷几度才好?说实在的,真的无法给明确的数字,还是要以当事者感觉温暖舒服能承受为宜。
冬天睡水暖垫,因天气寒冷,室内温度降低,不过盖着厚被,因此个 人只需将水暖垫提高个一两度即可。个人严重时温敷约 39℃~41℃。是否觉得温敷温度偏低吗?
晚上温敷,若温度太高,热源持续送入,大汗淋漓,难以入睡外,又 得常常起身擦汗换衣,导致睡眠质量极差,长时间下来精神体力自是受到 影响,所以我不调高。晚上温敷的重点,应着重在除了能提供热源外,还要能入睡为宜。虽然温敷温度不高,但热源可以如细水长流般源源不绝的 补进来,亦很舒服。若温敷温度太高,热源有如洪流般补入,短时间如几十分钟可能无异样,长时间(如整个晚上)可能难以吸收,或一晚可以,但长时期下来无福消受,这样反而容易致使病情恶化。
50℃~60℃的温敷我也使用过。以下的例子很重要。
冬天室温摄氏二十几度,穿着两件厚长袖的我,无法承受整个背部敷 着插电的温敷垫所提供50℃~60℃的热源,却可以承受红豆袋50℃~60℃ 的热。看出差异了吗?插电的温敷垫提供的热持续恒温放送着,不一会儿, 易觉得烦躁,就算降温,也会感觉燥热;而红豆袋虽然一开始也是这种温 度,但满温暖舒服,就算随着时间的流逝,其热度渐渐减弱,在有热度期间,依然觉得温暖舒服。
针对温敷时有燥热感的问题,有人会建议:若觉得燥热,就把体伤推开再温敷,就不会有烦躁感。但试过几次,以电热毯温敷,即便按推降温, 亦感不适,故舍弃电热毯不用。是不是电磁波问题,不得而知。以我个人的体质,在重病期间用手机打 Line 电话聊天,不用几分钟,觉得头部发热发烫,再过个十分钟,连胸口都有严重的灼热感。询问他人有无电磁波的问题,通常得到的答覆都说没有,但偏偏我一用就不舒服。电热毯、温敷垫给我的感觉亦是如此,很多人使用没问题,但我个人重病时,怎么用怎么不舒服,即便是可微调的,也不行。所以,热能严重不足者,在使用插电的温敷垫、电热毯时,得了解自己是否能承受!
综合以上,重病者在温敷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温敷用品,而温敷原则以感觉温暖舒服为宜。
3.温敷需不需做温度记录?
个人生病期间,非常怕冷。冬天冷,夏天也冷。冷到怀疑这地球是真的暖化了吗?对周遭冷热的感觉非常不正常,所以室内温度计、体温枪(含 体温测量和物体测量的体温枪)对我而言,就变得十分重要。
我自个儿对冷热感受异于常人,因此每天一起床看室温成了我的日常。比较前一天同时段的室温,了解当天气温是升或降,再测看看身体手脚冰冷的程度,以决定保暖温敷的程度。
测量体温、室温和温敷温度,真的好处多多,很推荐原始点实作时可用。
像我这种手脚冰冷的人,如果当志工,帮人温敷时,以手触摸的感觉来决定对方手是否温暖,真的,几乎都温暖。除非他比我更冰冷。所以当初跟洪前辈学习时,测体温真的是最直接快速的好法子。
这方法在第二次重病后期才使用,非常好用。比如:一般看似还行的情况下,测量身体四处(额头、后颈、手心和脚底)的体温,如发现脚底温度偏低,配合一周饮食纪录表,可推测恶缘是否是因保暖不够、温敷不足 或疏于运动……,及时补强修正。否则,等症状出现,又得大费周章。
如能将固定时段测得的各项温度记录下来更好。一般的纪录顶多记录温敷用品和温敷时段。但如果每日再多做室温、体温和温敷温度的记录, 长时间下来就可了解自己对热源的需求依赖是否逐渐下降中。如果温敷时间逐渐缩短、同样类似天气状况下温敷温度逐渐下降,而身体却又处于长时间相当稳定的状况,这意味着重病者本身的热能已逐渐提升。这跟喝温姜汤随着体力的上升由浓转为淡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温敷用品虽然能显示温度,但实际温敷温度有可能会随着铺被的厚薄、当时天候、室温及其他变因而有所影响,所以温敷几度是以温敷用品接触 皮肤表层温度为准。
4.温敷何处
通常症的不适感,透过按推后,若为他处则温敷他处,这无庸置疑。但重病者往往按推后,改善不到几秒后,很快复发。这时除了温敷他处外, 连患处也会以推揉的方式推姜粉泥或涂特浓姜膏。以我的经验发现,这样改善会更快速。(注明:若有伤口破皮则不可推揉,宜直接以合适的方式温敷患处。)
例如:早期 2015 年偶尔整只手臂会发麻,按推后,有改善,属他处体伤,我就温敷他处,但发觉改善很慢。后来突发奇想,除了他处的温敷外, 还将整只手臂以温姜粉泥搓揉,再封包鲜膜,发现改善得很快速。
随着手册不断修正,了解像我这种有症的体力虚弱者,不要只温敷他处,患处的按推和温敷也非常重要。举例:怕冷、手脚冰冷,也属症的体 力虚弱,若只温敷在身躯仍嫌不够,因此手脚的按推和温敷也很重要。但 不可因为症的体力虚弱者,患处可能遍及全身,而长时间一次全面性大温 敷,重病者可能承受不了。请善用温敷工具做当事者感觉温暖舒服又能承 受的温敷为宜。
5.温敷用品的选择与使用,以下介绍个人常用的温敷用品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温敷用品的优质与否绝对关系着成败。温敷的原则以当事者感觉温暖舒服能接受为宜,故在用品的选择上,质量非常重要,使用正确更是重要。再好的用品用错,也可能让使用者情况恶化。因此,很基本也很重要的就是,要懂得正确的原始点理论,懂得选择优质又合适的温敷用品,懂如何温敷,懂为何温敷。若只听说温敷很好就乱使一通,到时状况恶化至无法逆转,就成遗憾了。
温敷用品有时单独使用,有时混搭使用,视自己体力状况、天气、室 温、衣物毯子被子厚薄、能承受与否以及感觉是否温暖舒服,来做最佳的调整。使用外热源时,须同时搭配内热源。以下介绍个人用过的温敷用品, 前八项是我个人较喜爱使用的方式,而第九项则视情况使用。
(1).水暖垫
为了 20 小时以上的温敷,以提供外热源,刚接触原始点时,无不慎 选温敷用品。重病者,体质特别脆弱,承受不起重量的压迫,故最好选择 能轻松温敷又能感觉温暖舒服的用品。温敷用品最好多样化且质量优良的, 才好因应环境及体力的变化来做最佳的调整。
能 1℃ 1℃微调的水暖垫就成了我的首选。当时也购买了电热毯、温敷垫,但无法 1℃ 1℃微调,只能一段一段分段式调整,温敷时,常因无法调至合适的温度而感到不适,故舍弃不用。后来再购入一度微调的电热毯,温敷时仍有些微的不适感,再加上小时候目睹电线走火及他人触电的情景,心里着实不敢直接睡在通电用品上。如果温敷者心里对电着实有阴影,不要勉强,否则因担心受怕,又加速了热能的消耗,对病情并无加分, 故以重病者能欣然接受的为宜。
为何选可 1℃ 1℃微调的温敷用品呢?
因重病者体伤特别严重,也就是组织器官运作严重失调,选择可一度微调的温敷用品,配合天气的改变、 室温的变化、衣物毯子的厚薄及身体能接受的程度,才能真正调至最适合的温敷温度。
水暖垫可于睡觉或休息时间单独使用,也可跟其他温敷用品混搭巧妙使用。
记得我 2015 年某日中午误食两匙寒凉食物,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陷入昏但没倒,因自知状况不对,快请儿子扶我上床后即陷入昏睡。我家老爷以温姜粉泥帮我涂背,我则睡于水暖垫上温敷。当天傍晚醒来后,稍微进食喝温姜汤后,接着又睡至隔日,才能不用扶物下床行走。那次就是以水暖垫搭配温姜粉泥来做温敷。
水暖垫搭远红外线仪也是绝配。像所谓五块红豆袋(下三块上两块或下 两块上三块)的大温敷我没做,一来没那么多红豆袋,二来在虚弱时试过一次觉得很重。真心觉得到重病的阶段,能减少身上的负担就尽量减少,而水暖垫搭远红外线仪就是绝佳组合,完全没重量上的压力。不过,远红外线依仪器的不同得在规定时间内更换温敷的部位,并且不能照射眼睛。照射前后,记得补充内热源。虚弱时,次数可增加,随着体力的提升可减少强度或次数。
水暖垫加红豆袋的温敷方式,则为躺在水暖垫上,身体上方再盖上一件红豆袋,这方式我也满能接受的。重病初期,因体力太虚弱无法承受红 豆袋的重,至体力稍稍调升后才能接受。这方式也很温暖舒服,使用前后记得补内热源。
(2).远红外线仪
想要外热源不贴着身体,又能将热更深地送入身体,除了暖暖的天然热源--阳光外,还有最佳的选择,那就是--远红外线仪。
亲戚老人家,脚不舒服。为了温敷,要她涂姜膏,因不是医生开的,她不敢乱涂;要她贴暖贴,又嫌太烫怕烫熟了;要她以插电的温敷垫温敷, 更是排斥。但,却能接受远红外线仪。
远红外线单独用就很好用,也可搭配其他温敷用品温敷。使用远红外线仪前后都须配合内热源。
比如:搭配水暖垫,于水暖垫部分已介绍。或可涂姜粉泥或特浓姜膏搭配远红外线仪,这样热会窜得更深入更温暖。(提醒:还是要以各人使用时,能感觉温暖舒服为宜。)
一般机型较小的远红外线仪,在温敷时,可能得乖乖的坐着温敷,温敷范围受限;但设计良好且功能强大的远红线仪,躺着、坐着、趴着都很好用。这可视各人所需,加以选用。
好的远红外线仪对热源的补充很优,但伪远红外线仪则大打折扣,甚至只热在表层,无法深入。
打这篇时,刚好优质的远红外线仪被借走。借走后,我腹部状况复发,深深体会到远红外线仪选得对选得好,确实非常重要。
这远红外线仪的照射面积很大而且热非常深入,能够当非常好的外热源。(前提要使用得当)
使用这组远红外线仪时,我觉得好但是不知道这么好。借出后隔天,我的腹部出现状况,就使用红豆袋、锅煮姜粉泥和另一个远红外线灯照射温敷,折腾两天才才改善个八成。照以往,我只需轻轻松松的躺在水暖垫上温敷,再以这组远红外线仪照射个一两次,每次约 30~60 分钟,同时
再搭配其他该做的功课,大概半天就可以改善。因为发现这么大的差异, 惊觉若以远红外线当外热源,仪器本身的质量就显得相当重要。
优质的远红外线仪在 2019 年年初才接触,很有感,事倍功半,体力提升颇快的。所以选远红外线仪要审慎。
(3).阳光
阳光,使用得当,为保健之善缘;使用不当,则为伤身致病之恶缘。阳光洒落,温暖全身,它是很好的外热源。不过,前提是要选对时间,使用得当。
因为阳光有时强有时弱,因此重病者要晒晒太阳暖暖身子,须选择适当的时段。适当的时段是指重病者能接受的时段。像我最严重时,最舒服 的时段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,随着体力的提升,可以接受的时段 再慢慢加大范围。
外出晒阳光,并非一直呆坐不动,而是要在阳光下活动。阳光最无私的,身体每一处都温暖得到,是非常优质的外热源。但须注意,过度的曝晒,易适得其反。我曾看过一位透过阳光温敷,一段时日后,无多大改善, 却晒得像黑碳公主的人。听其分享才知为了温敷,她竟连续多日坐在阳光下曝晒,导致如此。
我母亲没学过原始点,但她曾说:「年纪大了,冬天寒流来时,脚特别紧绷。步伐跨出较不稳时,我就出去晒晒阳光,巡视菜园,身子温暖起来, 那现象就改善。」瞧!善用大自然的恩赐多棒啊!只可惜,现代人挤在拥挤的都会丛林里,要见到阳光,有时挺不容易的。但这须克服。
虽说重病者,不能吹风,但也不能因为担心被风吹拂,而拒阳光于千里之外。做好保暖和温敷,选择适当的时段,出去晒晒阳光,出去接触大 自然。人会更温暖舒服,心胸也会更宽阔。不过,如果风强,则不建议外 出。强风吹在身上所消耗掉的热能,可能多过晒阳光补进来的热,所以外出晒阳光得留意恶缘。
上段提到做好保暖和温敷才出去晒太阳。没错!重病者出去晒太阳时, 温敷还是要做。我个人会涂上适当浓度的锅煮姜粉泥或特浓姜膏才出门。阳光照射后再加上活动,真的很温暖很舒服。若没温敷就外出,最好保证完全无风,且天气完全无一丝变化,否则,还是做个温敷再出门会较保险。
(4).红豆袋(分成大片和小片一组)、红豆枕
红豆袋可说是学原始点最常听到的基本配备。经微波后的温红豆袋, 可背着,可躺着,可坐着,也可盖着温敷;若要大面积温敷,可躺于上面, 再于身上覆盖一件温红豆袋。这样的温敷方式也极其舒服。小片的可温敷头部、手腕、脚踝、膝盖、手掌、肩颈……,使用上都非常方便。
排除睡水暖垫和上班用姜粉泥、特浓姜膏或辅以暖贴的时间外,回到家我会喝个温姜汤,有时会躺在温红豆袋上休息,或是坐在温红豆袋上面温敷。其温度温和,加上淡淡的红豆香,个人觉得既温暖又能放松。且随着时间的流逝,红豆袋逐渐降低其热度,其热源有些被身体吸收成热能, 这样的方式,感觉很温暖舒服。温敷前后,还是请记得补充内热源。
使用插电式的电热毯和使用红豆袋来温敷,它们之间的差异,可以用家长对孩子的爱来比拟。插电式的电热毯不断放送的热,燥热,有如无法 喘息的爱;而红豆袋散发出的热,和煦,有如温柔无比的爱。这样的比喻 应该清楚易懂。(注明:插电的温敷垫躁热感和电热毯道理一样,不能微调的比可以微调的温敷垫或电热毯情况更为严重。)
温敷耳后原始点,除了可用特浓姜膏、姜粉泥、小片红豆帽(一片,非帽子外型的)外,红豆枕也是个不错的选项。尤其,躺着温敷时,红豆枕两边凸起的小丘温敷耳后原始点刚好非常适合。当然红豆枕还可温敷很多部位,只要善加利用,比如:头部原始点、腹部、肩部、手肘……。寒冷时, 红豆枕亦可当暖包,可抱在怀中温暖身子。它真的是很好用的温敷用品。
在此顺便一提,红豆袋红豆枕的保养方式,每周晒太阳一次,使用上 勿直接接触皮肤,除怕烫伤外,也怕汗渍残留在红豆袋(枕)上。请隔着衣物或毛巾使用。勿泡水,红豆泡水膨胀,下场是撑破红豆袋红豆枕。
先分享以下两人的对话。
甲:回家没运动吗?怎么感觉您的家人这次来体力变差了?
乙:不是说重病者要 24 小时温敷。他整天就躺在电热毯上啊!吃饭上洗手间才起来!背着电热毯是要怎么运动啊?而且为了温敷,他每天大汗淋漓的,很痛苦的,您知不知道啊!
甲:(无言)……
从上面的对话看出端倪了吗?因没正确观念,导致施作也错误。只能 说这温敷方式也错得太离谱了。难道不会视情况的需要,选择其他合适的温敷方式吗?像我躺着休息时,使用水暖垫、红豆袋或远红外线仪;平时 外出,则另挑合宜的温敷用品。因我早期体力特别虚弱,厚外套穿在身上觉得非常沉重,就算背后只贴上几块暖贴温敷,亦感觉相当沉重。故善用温姜粉泥。用于重病者的姜粉泥,须小心选用。以下纪录表是依我重病时, 对曾使用过的各种姜粉泥加以分析。此仅供参考用。
A: 锅煮姜粉泥的比较: (每一碗约重 10 克)室温: 约 25℃
以下是以适量的等重量姜粉,水及姜汤两组用量一样,以电锅所煮出的锅煮姜粉泥。使用后的情况加以比较。
种类可否可温热的使用感受建议
甲
(拿出以毛巾包碗)温暖舒服可以使用
乙
以水煮的锅煮姜粉泥
十分钟后仍温热。
(拿出以毛巾包碗)
也是温暖舒服,但温暖度没甲的好。可以使用。
煮时,可增加姜粉量或减少水量。
B: 一般姜粉泥的比较: (每一碗约重 7 克)室温: 约 25℃
以下各组以适量的等重量姜粉、再以水或姜汤调制的稠状姜粉泥(水或姜汤的重量比姜粉量再少些,而姜粉量同 A 组)。使用后的情况加以比较。
丙
2.以无隔热的小杯调制,两分钟内就冷掉。
(1.2 皆以毛巾包碗)温暖度没锅煮姜粉泥的好。但比丁好,比戊、己好太多了。
环境不许可,无法煮锅煮姜粉泥时,才使用。
丁
以温姜汤调制的姜粉泥调制时就冷掉了。涂在身上时会冷。不建议使用
戊
以热开水调制的姜粉泥
1.以小隔热杯调制, 三分多钟还可以。
2.以无隔热的小杯调制,两分钟内就冷掉。
(以上皆以毛巾包碗)会感觉冷。连续使用,会不舒服。完全不建议使用
己以温开水调制的姜粉泥调制时就冷掉了。同上完全不建议使用
是否纳闷为何表格里没分别呈现姜粉、水或姜汤的重量呢?重病期间, 我个人使用的姜粉泥浓度都相当浓。如果这张表被截图,不懂的人会以为那样的比例就是温暖舒服的用量,以为适用于每个人而依样画葫芦。这样反而会出现问题。其实,实作时,要以当事者感觉温暖舒服为准,故没呈现重量。
姜粉泥备好,趁姜粉泥温热时,搓揉于需要温敷的地方。涂好姜粉泥后,加以按推,上面再封保鲜膜。若要按推原始点时,可隔着衣物按推。若觉得湿湿的,可以隔着衣服以电热吹风机的热风吹干。最后再封保鲜膜。(我个人用的姜粉泥非常浓稠,搓揉后很快就干了,故较少使用吹风机)
在使用姜粉泥温敷的过程中,请不要让重病着脱掉衣服。若脱掉衣服, 重病者的皮肤直接接触寒凉的空气,很伤身。请以手伸入衣服中涂或搓揉姜粉泥。
保鲜膜的封法绝不要缠绕身体躯干,一来不好拆,二来过于闷热。我习惯将保鲜膜剪成长方形,再直接封上。这有好处,觉得热或不需要用时, 甚至在外须拿掉时,易于抽掉。另外还可以调整温敷热度,如:原本下背和下腹因需要都涂姜粉泥,也各封一块长方型的保鲜膜,觉得热时,可先抽掉一块,抽掉后,若还是觉得热,则另一块也可抽掉。
如果贴上保鲜膜后觉得热得无法承受,要立即拿掉,就算只是贴个片刻也一样。尽管不觉得热,约一两小时候我也会拿掉保鲜膜,毕竟皮肤被 久封也不是好事。
有人觉得封保鲜膜好,也有人觉得不封较好,这见仁见智。像我个人会封,感觉热较能渗进去。我上班时,常骑机车或早上站于操场,寒风沁入,封保鲜膜至少可挡风,而且热源不致于外散,但前提是不可有伤口或起疹子。就算没上班,平时在家我也会封保鲜膜,没封,感觉热进不去。
不管是以锅煮姜粉泥,或是以姜粉加浓姜汤调成的姜粉泥来当外热源, 都须找到自己适合的浓度及涂抹的厚度。必要时,还可随着环境天气的变 化及身体状况来做浓度的微调或是辅以其他温敷用品加强。在工作场所, 若是觉得不够温热,可佐以暖贴加强;但若一觉得热,可抽掉保鲜膜,或 可撕下暖贴置于夹链袋于需要时备用,或者两者同时拿掉。在家,若以姜 粉泥温敷,若觉得不够温暖舒服,可加远红外线照射、红豆袋或贴暖贴加 强,或于阳光下走动使其更温暖。反正需求要依照自己的感受来做调整。其实 20 小时以上的温敷,于晚上、清晨、上午、中午、下午、傍晚、洗澡后……,其温敷是很多样的。要懂得善用微调,调整到自己感觉最温暖 舒服的状况。
锅煮姜粉泥可拿来刷牙,搭配温姜汤漱口,可用于脸部的温敷,也可用于洗头发时搓揉头皮,甚至也可用于沐浴时搓揉皮肤,这些方式若使用 正确,都能感觉温暖舒服。(使用于沐浴时需注意用量及水的热度,才不会过于刺激)这样看来姜粉泥很完美吗?不见得。姜粉质量会决定成败,质量差的 除气味异常外,擦在皮肤上也很容易起疹子。质量好的姜粉调出了姜粉泥,同处反覆温敷有时也会起疹子。究其恶缘为何,我不清楚。故不建议一整 天涂满姜粉泥。一天的温敷产品要更换,要懂得灵活运用。这两年锅煮姜 粉泥很夯,但上述的问题仍存在。
特别提醒:伤口禁用姜粉泥,也禁包保鲜膜,水份多,不透气,很容易恶化。
(6).特浓姜膏
好的特浓姜膏真是个宝,它是很棒的外热源,温热性够又便利。
脸部的温敷在早期真的很不方便,虽然有姜粉泥和各类姜膏,但各有各的问题。
因初期我脸部几乎无任何症状,故平时顶多每日温姜汤洗脸或下班后偶尔以温姜粉泥敷脸。直到 2017 年初夏某日,突然右脸全天抽搐不已, 按推头部原始点,暂停两三秒,又复发,除了他处的温敷外,也须温敷患 处。不过,当时脸部的温敷蛮困扰着我。在家可涂姜粉泥,但外出上班涂满姜粉泥,干掉龟裂的模样不吓坏两个小女孩(我的学生)才怪。但涂了当时各类的姜膏,根本无济于事,不仅无法改善,有些还会恶化,抽搐得更 严重。
反省明察是做原始点的基本素养,基本上重病能做起来,大概就得具 备这样的素养,而我刚好也具备。一察觉应该是姜膏浓度不够,不适合我这样症的体力虚弱多项者,马上联系姜膏发明人洪敏育前辈,说明我的困 扰。前辈立马开锅熬制。六天后拿到高浓度姜膏(文章中会以特浓姜膏称之), 异常兴奋,视为瑰宝,马上整脸涂满满,搓搓揉揉。特浓姜膏浓度够,足以提供脸部热源,再搭配其他该做的功课。一周后,抽搐大幅改善近八成, 两周后,只偶尔遇到天冷风吹或劳累这些恶缘,才复发。真的很感谢洪前辈这么伟大的发明,救了我的面子。
特浓姜膏当外热源,可使用的地方可多着呢!除了上述脸部外,身上有皮肤处,几乎都可以使用,尤其是耳后、膝盖、脚踝,这些难以温敷之
处更是好用。不过,不建议一次全身涂满满的,会黏黏的,故可选择需要 的部位使用。常常有人会问:姜膏可以吃吗?千万不可内服内用喔!也不可以使用于眼睛和嘴唇。
在此顺便介绍如何选择好姜膏。姜膏好不好不知道,用了才知道,但重病者不要什么都亲自尝试,没那么多热能可挥霍。若样样亲自测试,一不小心过度消耗热能,提早在人间毕业,可就惨了,所以基本上我用淘汰法淘汰不适用的。以下的姜膏特征,个人觉得不适合重病者使用。
○A.颗粒粗且上面浮一层油,表示浓度不对,选材不对,没久熬。
○存放隔段时间发霉者,熬煮方法不正确也可能选材不适当。
A○使用麻油制成的姜膏,一来有保存的问题,二来涂在身上有麻油味,除了会引来苍蝇沾嗜,对重病者甚不舒服外,整身的麻油味,还易引人侧目,自己闻了也不舒畅。
A○涂姜膏有个误区,会以为涂上后有热感是好的,那可不一定喔!
干姜粉当外热源也非常好用。以干姜粉刷牙漱口、搓牙龈、洗脸、洗头发、洗澡、温敷伤口……,均可。
使用姜粉于洗头发时,不加洗发精直接拿来搓揉头皮,再冲洗,这温暖极了,不过若流进眼睛,则刺激感十足,这要小心。。
若以姜粉搓洗身体,要特别小心,稍多,再加上热水冲下,有伤口处或身体下方皮肤较脆弱敏感处,可能会很刺激。故以姜粉洗澡,量要控制, 水也不可太热。以锅煮姜粉泥洗也一样要留意。我洗过几次,感觉若量没 控制好,有种刺激过度的感觉,快受不了,心脏快停的感觉。若量少少的 控制好用量,洗完感觉很温暖很舒服。其实,我本身不常用。
用于刷牙时,可以用牙刷沾姜粉刷牙,以温姜汤漱口,这很温暖舒服。以牙膏刷牙是冰敷,这假不了,试过几次,除了觉得冷冷的外,脸部肌肉 会较紧绷。不过,有人无法一下子改变,初期可用牙膏加姜粉,之后再逐 渐改成全姜粉刷牙。但若是为了热能节流,就狠下心直接改变,对热能的 改善是有助力的。也许有人会认为用牙膏刷牙有那么严重吗?不是有那么一句话: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也许,这就是那根稻草也说不定!
干姜粉洒在伤口上,伤口要保持干爽透气为宜,不要包纱布,因每次 拆开纱布又破坏一次伤口,更不可封保鲜膜,不透气又易恶化。伤口不见 得要清洗。但若需清洗,则以温姜汤清洗。之后,就不需常清洗,因为常 常清洗,又是在做破坏伤口的事。
创口上洒干姜粉,刚洒下的瞬间会有刺激感,过后刺激感就渺无影踪, 但洒温性的姜黄粉较无刺激感。以口疮为例,以往嘴巴破洞,会洒上干姜粉,刚洒下瞬间很刺激。有次听完洪前辈的分享后,洒温性的姜黄粉,接受度很高,真的较不刺激,且改善速度不比干姜粉差。
姜黄粉撒于伤口较不刺激,一般人接受度高,小孩、怕刺激者更易接受。只可惜外面坊间的姜黄粉从外观上难以判断是凉性、温性还是掺了色素的姜黄粉,故来源变得很关键。
干姜粉和温性的姜黄粉其质量的优劣也会影响改善的情形,故选用有机或自然农法(不喷农药及施化肥)的最好。
有一阵子流行直接在背部搓干姜粉温敷。若背部没伤口,直接在背部搓姜粉对重病者根本不够温热,对我个人不可行。
(8).温姜汤
以温姜汤洗脸、洗澡、擦澡、漱口也算温敷,温暖舒服。
我每天一早,会以小杯子装些刚煮好的温姜汤,然后以薄纱巾沾着温 姜汤,擦拭脸部。这很温暖。重病者勿用一般水龙头扭出来的水洗脸,这 动作很耗热能。有人一大早用一脸盆装着刚煮好的浓姜汤,很豪迈的洗脸,之后抱怨说:熬煮好的姜汤都不够用。用脸盆装浓姜汤洗脸,真的很浪费。钱要花在刀口上,姜汤也一样。要想办法用在该用的地方,不该浪费的不要随意浪费。
沐浴后,以吸水性强的干毛巾吸干水分后,再用另一条干毛巾浸入温 姜汤内,再将毛巾微微拧干,然后擦拭全身。之后,再以另一条吸水性强的干毛巾轻轻的将身体擦干即完成。这样洗完澡的当下,较不易有寒冷的感觉。
用姜汤擦澡也很好。若想全程以适合浓度的温姜汤洗澡也可以,这会很温暖舒服。不过前提,姜汤要煮多一点。
在我起疹子时,也曾用温姜汤擦拭全身,每两个小时擦拭一次,搭配其他该注意的功课,那次改善也满快的。(不过,现在温敷原则为直接干爽透气,所以可以改成其他方式温敷)
(9).暖贴
暖贴这东西可快速使用,外出携带又方便,例如:我个人头部出现不适感时,会以头巾包覆一块暖贴温敷头部原始点,真的超方便。但其缺点:长时间使用可能有低温烫伤或局部过热的危机。
我曾贴暖贴烫伤,当时觉得贴暖贴处热热痒痒的,以手轻轻一抓,三 块皮黏在指甲上。也看过有人贴暖贴于手背、头顶上,虽然隔着手套、头巾温敷,但都起水泡,这些都是低温烫伤使然。
单块温敷,范围非常局部,热源太集中易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。使用者若无法承担或不知调整,易出现不良症状。
很忌讳用暖贴温敷在眼睛、头顶上或多片温敷头部或是身体前后暖贴多片夹攻。眼睛是很精密的器官,千万别开玩笑,烫熟了怎么办?而头顶可以用头巾或帽子保暖,但万万不可直接在头顶上放暖贴,原因看下面的举例。
看过有人头部整天温敷四片暖贴,有的还贴头顶,觉着很不恰当。好心提醒他要减少,但不被采纳。没多久,就传出他走路歪斜的憾事,头部因过度温敷伤到了。也曾看过有人前后大量使用暖贴温敷,敷得全身冒汗, 却直说可以忍。结果原本无体力虚弱,搞到后来出现症的体力虚弱。我自己也曾以头巾包暖贴在头部原始点和脖子上温敷,突然感觉一阵热,走路竟有点歪斜,吓得赶紧取下暖贴。自此之后,若要使用暖贴时特别谨慎, 会选在自己感觉寒冷的时段,且最多只敢贴一块在头部原始点。若觉得温暖了,就从头部原始点的一边调整到另一边或摆在中间部分,如此反覆调整。若有点热,就直接拿下。
从以上的例子可以了解,使用暖贴得相当小心。
建议暖贴在温敷的领域里当配角就好,勿当温敷主角用。不能直接在皮肤上贴暖贴,很容易造成低温烫伤;不能贴着入睡,感觉迟钝者禁用, 因过热烫伤都没感觉,这很危险;更不能全身前后贴满满的暖贴,这实在是太危险了。
基本上学原始点的人,对外热源要多方了解,寻求较优质的外热源,勿侷限在只会用暖贴,好像一贴天下无难事。只会用暖贴、电热毯的人,当温敷者状况连连时,其实非常不好使用,因热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。故爱用暖贴或只用暖贴的人,真的要改掉这个习惯。
曾听过罹患牙龈癌的原始点人抱怨口腔很不好温敷。含姜粉很容易就吞进肚,温热性无法持久;常常含姜粉不方便讲话又会影响到工作。后来在有经验的资深志工建议下,含干姜片当外热源。如此温敷,再搭配其他功课,之后,状的组织受损逐渐改善。因此,特别记录于此。某日,我口疮,也含了一片试试看,太辣了,撑不到几分钟就吐出来。不过,有人却 能接受姜片的辣度。看来含干姜片温敷这方法,得视各人的接受度。
(11).共振舱(也称汗蒸仓 )
当时看了广告也买了一组,这可以做全身温敷。不过,虚弱者在使用时,要注意温敷完起身时里外的大温差。温敷时全身冒汗,又贸然从共振舱起来,里外温差因季节的不同,可能高达 20~30℃之多,这温差对虚弱者可能会是不小的伤害。那又该如何克服呢?我自己的做法如下:温敷前先把要换的衣物放在伸手可触及之处,还得备妥干毛巾。不管预订的时间到否,只要温敷觉得够了,就关掉。坐在里头以干毛巾将汗擦干,再伸手拿旁边的衣物,换上上半身的衣物后,才出来换下半身的衣裤。此时毛细孔大开,绝不可马上洗澡。
因为每次以共振舱温敷都得大费周章,所以偶尔使用。其实大面积温敷也有多种的搭配方法,而我个人偏好使用阳光、水暖垫搭配远红外线仪、水暖垫搭配红豆袋或姜粉泥,或两块红豆袋上下夹攻。有了水暖垫加远红外线仪的完美组合后,我就将共振舱束之高阁。
使用共振舱,前后须补充内热源。太虚弱者最好旁边有人照料,以免意外发生,如:过热不适,跨出绊倒……等。
(12).远红外线背心
用过一段时间,其实还满方便的,尤其是外出时。但使用没多久,故障,送修,又故障,又送修,之后又故障,就不曾再使用,所以对远红外 线背心较没印象。厂商提醒我不可摺到电线,可能是个人动作较大较粗鲁,每次故障原因均是电线压断。如有厂商看到这篇,是否可以做牢固些,还有电池可否小颗点轻便些,重病时,那颗电池真是个累赘,感觉很重。不过,那已是几年前的事,也许现在质量已进化中。
(13).电热毯和插电的温敷垫
我试过几种,不管可微调或不可微调,温敷时会有燥热感。可能是自 己体质的问题,所以就不介绍了。
6.温敷常见的问题
(1).体力虚弱又怕热的温敷方式
体力虚弱者需要补充外热源,但怕热又难以温敷,该怎么办呢?
怕热者要温敷,先决条件为先以轻巧精准的手法将头部体伤推开,若胸口有灼热感,则先将上背部及肩胛骨特殊点的体伤推开,之后温敷。如果这样施作没出现问题,就跟一般温敷方式一样。如果说不出是怕热还是胸口灼热感,则由头部优先,再慢慢延伸至颈部上背部及肩胛骨特殊点, 但按推手法仍须轻巧精准,同时用较温和的温度帮他温敷。
如果还是怕热,以下温敷方法可以提供参考:
使用可一度微调的温敷用具,如水暖垫,让被温敷者躺着温敷。
为什么要 1℃ 1℃可微调的,因为真寒假热较难温敷,而这可微调至当事者适合的温度。特别提醒:不是一格一格或一段一段调整的温敷用品,因为这类的不好调整到温暖舒服的温敷温度。如果买不到可微调温度的水暖垫,可在温红豆袋上再加被子,使温敷的温度变低,或是缩短红豆袋加热时间,温温即可。
○ 做局部温敷,但每天 20 小时以上一定要有外热源进入,也就是可换位置轮流温敷。
○ 使用远红外线仪,好处不用接触,一觉得热,就拉开点即可。
○ 善用其他较温和的外热源,比如:温姜汤、姜粉泥、特浓姜膏、阳光……
○ 睡觉时,可将水暖垫横放,不用温敷全身,可能温敷身躯或只温敷上背部或下背部,以有温敷、能睡着又感觉温暖舒服为宜。
(2).温敷的环境要温暖舒适,如天气闷热,可用空调降温后再温敷吗?
天气闷热这感觉,究竟是以照顾者还是重病者的感觉为准呢?当然是以重病者的感觉为重。觉得闷热时,是否先考虑开窗户让空气流通,解决天气闷热的问题。如果还没温敷,就觉得闷热,窗户也开了,再想其他方法来解决温敷的问题。
开冷气温敷,这样是最好的选择吗?动不动就开冷气,到底是为了谁呢?基本上到达重病时,组织器官运作已经严重失调,要考量,温敷到底 能吸收多少热?也许只吸收到一两成的热,而冷气耗损热却是很快啊!在此分享个人 2014 年温敷的经验,在冷气房中大面积温敷(冷气开 29℃),就算包到只剩两个鼻孔,若冷气由鼻孔甚或小小缝隙进去,也是其冷无比。 只温敷约几分钟,从此以后,我从不为了做大面积温敷而开冷气。我学会依外在的环境、天候及自身情况,来调整窗户、被子、衣物或温敷的用品 及温度,以达到温敷能感觉温暖舒服。。
早期我在冷气房里待个半天也温敷也保暖,躲风闪冷气,左闪右闪, 有时当下、有时当晚或隔天一定出现症状。我往往得花上好几天或一个礼拜去调整成原来的状态,有时甚至调不回原来当初的状态。所以每当看到这句:如天气闷热,可用空调降温后再温敷。我会迟疑甚至怀疑。
曾和一位重病者闲聊,她说了一句重点,但是她无法领悟。
她说:我都有温敷啊!我开着冷气温敷,我都包得很紧,因为只要有一点冷气钻进来,我就受不了。
很好的发现,但不知变通,只因为手册写着须空调降温后再温敷。
所以她认为开冷气温敷是对的,不做改变,不关冷气,继续这样温敷。下 场怎么样?当然很不好。
再提一个概念,如果皮肤接触冷气,叫做冷气可以直接冰敷皮肤;如 此推定,冷气吸入胸腔,就可称直接冰敷胸腔。没错,我待在冷气房的下场(恶缘),几乎都是胸部先出现严重问题(当时我全身都有体伤)。
如果不要降温,重病者吸入的空气,以当时的温度而言,相较于冷气是较温暖的,伤害也会比较低。
真的可以开窗或调整衣被、温敷用具或温度……,就不要只想着开冷气。有些虚弱者习惯一边温敷一边开冷气,以我过来人的经验,这绝对要禁止。体力虚弱者在温敷的过程中,冷气消耗掉的热能大过于身体吸收转化的热能,所以导致虽然有温敷,但没改善,甚至恶化。这时候要关掉冷气,重新调整温敷的温度,还得检讨是否只做温敷局部。温敷局部又大开冷气,当然会入不敷出,但这不代表在冷气房中大温敷就适合。甚至还有人观念非常不好,除了温敷时大吹冷气风扇外,还于温敷后直接让重病者在冷气房里换穿衣服,这对重病者绝对是伤害。台南某资深前辈,十年前开始以原始点协助很多重病者,也曾提过重病者要注意不能吹风吹冷气。故请勿轻忽。
再者有人认为会冷是因为空气中的湿度,所以会以冷气机除湿,其实 除溼时微微的冷风不断吹送,这也很伤重病者的身体。湿度高,空气中的水分高,对重病者是有影响没错,但建议以除溼机除湿,待除完后,再让重病者入内,这样会比较好。
写这么多,反正我个人整个重病调理过程,完全谢绝冷气,只要每次一吹冷气,就一定出状况,无一次例外。顺着大自然给的天气来决定温敷的方式,我个人觉得是最自然的方法。
(二)内热源
这部分就我个人使用分成以下五个部分逐一分享。
1.温姜汤为主,温蔘汤、十全汤、当归汤、姜粉、蔘粉、温热性中药……为辅。
公元 2014 年是个喝浓姜汤喝到疯狂极致的年代,喝一、两斤生姜熬煮的姜汤稀松平常,七、八斤也常见,十几斤也听闻过,有些人不管症状轻重,不管有无体力虚弱,互比谁喝得重,拼酒似的唯恐他人不知其<姜量>有多好。我刚好躬逢其盛,至高雄推广处时,访谈志工视我的情况给的建议量为三斤生姜,我只喝过一次,因用瓦斯炉熬煮,太辣太呛难以入口而作罢。我本身怕辣,自行降为一斤,后以药壶熬煮,误打误撞,刚好符合手册修改后的重病参考用量。
因初次接触原始点,周遭几乎无人知晓,无人可请教,故不重视姜的 来源。当时,采用市场或路边贩售的姜,除了农药问题、口感苦外,喝完大汗直冒,体力无法提升,整天如此,异常难受。后来网络搜寻,才知姜的来源甚为重要。之后,买到自然农法或有机干姜片,以药壶长时间熬煮后,口感提升,喝姜汤反而成了快乐的事,再也不排斥喝温浓姜汤。
难以入口的温姜汤问题解决了,内热源的补充就应该一帆风顺了吧! 事实上,情况并非如此。
我有很严重的消化问题,感觉喝温浓姜汤,有吸收不良的问题。那时不知身体情况如此糟糕,仍硬撑到学校上班。喝一口温浓姜汤撑个十分钟,这样苦撑几个月后,有感于浓姜汤难以吸收,另加喝十全汤和红蔘汤。一段时日后,体力逐渐提升,后因睡眠问题舍掉十全,以红蔘汤搭配姜汤饮用。过程中多次依实际需要做微调,后来再调回温浓姜汤。之后稳定后, 再随着体力的不断提升及稳定后,再逐渐调降温姜汤的浓度,直到 2016年阶段性 5 克 5 克慢慢调降,最后以 15 克干姜片 1000cc 的水熬煮的温姜汤饮用。
喝十全汤,是在体力很差的状况下才接触的。
因要上班,感觉补进来的外内热源不及在上班时所消耗的热能,体力在学期中又有变差的状况。先说明一下,即便在还没生重病的情形下,每每到学期中,就觉得较累。因为当老师话讲个不停,很耗热能,所以往往到期末疲惫时,刚好放个寒假暑假,再充电完毕,继续教学,如此周而复始,不断循环。所以一警觉到体力下滑又得上班时,无力感瞬间涌起,当 处于这样低潮时,猛然想起张医师在讲座说过的十全大补,立马请中药店老板帮忙抓十全大补。他建议我喝加味的十全大补,每天熬来喝,或是十全煮成药膳锅,或是炖其他食材食用,原本的姜汤并没放掉。真的,一段 时间后体力提升了。
当一个人发现某样东西很美好时,往往舍不得放手。这应该是有些人的通病,而我也不例外
尽管周遭有好心人提醒吃十全大补得小心,若体力上来得暂停,我仍不以为意。终于吃出问题了。
我吃的时间点不对,当初严重时,早吃晚吃都没问题,但体力提升后, 晚餐嘴馋也吃,导致晚上半夜易醒。都到这个地步了,旁人的提醒还不知觉醒,结果原本医疗保健之善缘变成了伤身致病之恶缘,半夜易醒,一段时日后,竟半夜醒来后难以入眠,这很苦的。只能说从小到大,头一贴枕头即能马上入睡,一张眼即看到隔天太阳的我而言,对他人的提醒根本毫无警觉。
为了调整睡眠,也折腾了一段时间。故使用十全要小心,请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。之后一段时间都不敢碰十全,照样喝浓姜汤,但照样睡眠质量不佳。搭配运动、按推、温敷,无改善。后来,稍微降低姜汤浓度或喝温姜蔘汤,睡觉前以舒缓的手法按推上下背部原始点,情况稍稍改善(注明:我当时睡前按推头部原始点反而精神奕奕,不好入睡)。我接触原始点的年代,手册里提到温热性的中药也可以当内热源,于是找了区内的陈姓中医师,帮我开温热性中药,温蔘汤和温姜汤继续喝,各类的原始点功课继续做,之后睡眠逐渐改善,体力也逐渐提升。(在此向两位皆很有医德的中医师致上我最真挚的感谢,谢谢您们。)
所以内热源的使用正确与否,身体会告诉我们,如有不舒服处时,要警觉,做适当且正确的调整。
经过一年多以原始点调理后,身体大为改善,精气神十足。到这里,似乎一切都很完美。没错,我个人也是如此认为。直到 2016 年 5 月的一场意外,打乱了整个节奏。(怎么好像戏剧一样,剧节波折,大概是人生如戏吧!)
我与老爷接触原始点,可是很认真学习的喔!故我从楼梯摔下时并没检查,误以为只是一般扭伤。当时调理只重外热源,却错过重用内热源的最佳时机,还喝着淡姜汤。直到一个月后,身体突然出现极度怕冷怕风,此时去西医检查,才知某根跖骨完全骨折。在此特别补充,摔倒最好检查一下。如果检查出来,有体内组织受损的问题,至少能确定受损的程度与位置以利于外内热源的使用,还可请病假在家好好休息,甚至可以申请保险理赔。摔倒脚掌瞬间红肿,没在第一时间检查,是我做原始点以来最后悔的一件事。
这年又重啓重病调理模式,这次的状况更为严重。改喝浓姜汤,但迟迟无法恢复体力。两个月后,灵光乍现,想起之前喝过浓蔘汤,再启动喝浓蔘汤模式,体力渐渐的以蜗牛式的速度缓慢提升。(也因这点善忘,促使我要完成这本实务纪录以防万一,再者,提醒重病者调理期间,若不慎再陷入重病,其实风险非常大,须特别小心以对。)
每天红蔘约 38 克,还颇担心若这样喝下去,几年下来可是一大负担。不过,这真是杞人忧天。从 2016年8月喝起,喝两个月这期间,发现整天喝温浓蔘汤,晚上精神太好会影响睡眠。为了改善睡眠的问题,调降蔘汤浓度,之后虽较好睡,但体力始终提不大上来,所以中途调整为上午喝 温浓蔘汤,下午喝温浓姜汤,晚上减少喝的次数,再慢慢以温姜汤取代温蔘汤。调整后,体力逐渐改善,而红蔘的花费并没想象的多。两次的经验让我体会到,温浓蔘汤真的较好吸收,对重病者恢复体力真的有莫大的帮助。(注明:这是个人经验,请勿照单全收,要以自己的感受做微调。)
虚弱期间,再佐以十全汤和当归汤穿插使用,温浓姜汤仍照喝。但对十全大补可说又爱又恨,基于上次的经验,此次用来特别谨慎。中药店老板的提醒谨记在心,喝十全大补的原则,手心温暖,即停一段时间。因此, 前面连续天天吃十全后,在发觉手心开始温热,停下来几日。之后,一周吃个三帖,再停几天,再改为一周两帖,再停几天,才又一周两帖。一周两帖持续一段时日,后来改为一周一帖。没喝十全大补的日子,喝当归汤。原则上我喝十全和当归汤的方法跟喝姜汤一样,温热的喝,一次小量小量喝,唯一不同的是十全汤我尽量在上午喝,真可谓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绳。因为如此谨慎,此次,就没影响睡眠的问题。随着体力的提升,姜汤降浓度的同时,当归和十全大补也同步降浓度,而且饮用的次数也逐渐减少至可能半个月才使用一次十全大补,当归汤可能一周出现个两三次。
学原始点有一大误区,那就是还依赖浓姜汤的情况下,重病者即宣称自己已经完全康复,这太浮夸太不切实际了。只要还依赖着浓姜汤的情形下,都不能放胆如此宣称。
更夸张的是还仰赖着浓姜汤,重病者的饮食就骤然恢复成生病前的样貌。有人开始吃寒凉的水果,说是训练自己身体的抵抗力,一次没事两次没事,几次后就挂了。这听过,人也看过,很可惜,年纪轻轻的。提这个 例子,无非是要提醒重病者还依赖着姜汤的状况下切不可大意,依然要落 实原始点该落实的功课。
浓姜汤在稳定时期,要慢慢的调降。比如我原本喝 50 克干姜片以1000cc 热水熬煮的浓姜汤,在体力逐渐回升稳定后,以 5 克 5 克的速度慢慢调降,不是一天干姜片降 5 克,没事,第二天又再续降 5 克,非也,绝对不是这样。而是干姜片降 5 克后一段时间没事又稳定下才能再续降。
续降后,再维持稳定一段时间后,才可再续降。至于时间长短,则视稳定 的情况。若降下来喝了不舒服,可再调回原浓度。所以即便多年,我仍不敢宣称自己已完全康复,因为还依赖姜汤。可喜的是写这篇时,我姜汤的浓度又做了一次调降,喝 30 克干姜片以 2500cc 热开水熬成 1400cc 的姜汤(后来改用慢炖锅熬煮姜汤,煮法不同,姜汤变好喝顺口,家中小孩也敢喝了。这于介绍姜汤煮法时会说明),相当开心,洒花中。
以自己喝姜汤的经验中,虽每日需喝固定浓度的姜汤,但也会因长期阴雨绵绵或变冷、工作压力大、当天待冷气房时间很久……等,而都可微微加重浓度,或缩短喝姜汤的间距,以提供足够的内热源。当这些不良的恶缘消失时,可再恢复原来浓度或喝法。
最后提一下姜粉和蔘粉在我重病期间当内热源的角色。因姜汤或蔘汤熬煮好后,浓度是固定的,若遇突发状况,需临时再补强内热源时,则以一两匙的蔘粉或姜粉,搭配温姜汤或温蔘汤内服。比如,临时遇到恶缘, 致使腹部不舒服加剧,此时,觉得当时姜汤的浓度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时, 就这样使用。所以它们的角色是配角。
有重病者,不喜欢麻烦,不喜欢熬煮姜汤,会以姜粉冲泡热开水服用。我只能能说,生病苦,何苦再虐待自己呢?何必喝这么难喝的姜粉水呢?而且姜粉水并不适合重病者长期服用。所以,请耐心的看下去,看看怎么熬煮好喝的姜汤喔!这一定不会让您失望!
2.介绍个人姜汤蔘汤的煮法:
(1).熬煮姜汤
选材:
我选用有机的干姜片。2014 年刚接触原始点时,用一般老姜,又切又洗很耗体力,熬起来又难以入口,后来改用质量良好的有机干姜片。
熬煮姜汤我个人使用的方法:
一开始用电药壶熬煮,后来因缘际会下,学会用慢炖锅,熬煮出好喝又不太辣的姜汤。
a.电药壶熬煮方法
a-1.正确煮法:
如果使用药壶熬煮就照手册的水量,适量的干姜片加 1000cc 的热水熬煮成三分之一,约剩 350cc 的姜汤,再以原来的姜片加同样的热水量熬煮第二次。再将两次的姜汤混再一起喝。当然煮好第一次,而第二次还没煮好,那段时间可直接喝第一次的。以上这是正确的煮法。用药壶熬煮姜汤的时期,我一早起来,先用热开水熬第一次姜汤,出门前再熬第二次。第二次姜汤熬好后,再由我家老爷帮我送至学校。让我一整天都有温热的姜汤可饮用。
a-2.错误煮法:
第二次重病时,煮法错误,简单介绍如下:我家老爷因我新任教的学 校较远(离家三公里),因此他自行用定时器熬煮姜汤。睡觉前定时,并将干姜片注入冷水,为防止姜片坏掉还同时加入冰块,其用意是让我一早起来有温姜汤可喝,同时我又可自行熬煮第二遍姜汤,出门前再将两次的姜汤带出门。这方法看似很完美,其实我们用冷水冰水去泡干姜片已犯了一 个极大的错误却浑然不知,那就是干姜片的物性已被改变中,熬出来的姜 汤喝起来已不似以前温热。就这样用了两年,直到资深洪前辈的提点,才改用慢炖锅来熬煮姜汤。
b.我个人觉得最美好的姜汤煮法:用慢炖锅熬煮
睡前将 2500cc 的热开水倒入慢炖锅里,将适量的干姜片过水放入锅中,盖上锅盖,插上插头,调到高温,即完成熬煮姜汤的步骤。(补充:这个慢炖锅的高温相当于电药壶的小火)。这方法简单轻松又方便。隔天一早, 我会先饮用两口温热的姜汤,再将熬煮好约 1400cc 温热姜汤分装至保温罐或闷烧罐中。其姜汤量够一天饮用,刷牙擦脸漱口,煮三餐用,如有剩下,还可擦澡。极其方便。所以只熬煮一次,一次搞定一天的姜汤量。剩余的干姜片已没啥热性,可丢掉,或再熬煮第二次姜汤作为洗澡洗脚用。
以慢炖锅熬煮出来的姜汤,好喝顺口不辣又温热,连我家怕辣的孩子都能接受。这么美好的方法,真的值得推荐。
(2).熬煮蔘汤:
很简单,利用电锅煮,内锅选择有盖的瓷器,依所需的浓度加热水和红蔘,加盖放入锅中,外锅两三杯水,盖上电锅的盖子,按下按键,即可。
浓蔘汤的比例,红蔘跟水的重量比 1:10
淡蔘汤的比例,红蔘跟水的重量比 1:100~2:100
重症所需的就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做调整。上述比例仅是参考。
如果我想喝整天的,50 克红蔘片加 500cc 水熬煮第一次,第二次水量降为 400cc 再熬煮,可将两次的混再一起,当然若第二次尚未煮好,可喝第一次蔘汤。如果蔘汤只喝在上午,可能就以 20 克的红蔘片加 200cc 的水熬煮成的蔘汤来喝,中午后,改喝温姜汤。姜蔘汤的煮法,则是将红蔘汤和姜汤分别熬好后再加在一起。
我曾使用过错误的蔘汤煮法,那就是使用药壶熬煮蔘汤。熬煮过程中冒泡溢出,满室红蔘香气,喝起来全然无蔘味,不温热。用此方法,很容 易体伤加重多个症状,那就是心痛,红蔘贵,太浪费了。
(3).姜蔘汤的做法
姜汤和蔘汤分别熬煮好后,再混装在一起。
我曾将干姜片和蔘片混在一起用电药壶熬煮,觉得太浪费蔘了,姜片完全吸走了蔘味,真可惜。
3.姜汤、蔘汤的喝法与调整
(1).姜汤、蔘汤的喝法
一早起来,先喝入口的是温姜汤,而非开水。这对当时虚弱的我来说, 早起这一两口温姜汤其实是满暖身的。
不管姜汤、蔘汤、或姜蔘汤,都需小口小口温温的喝,口渴时喝,需要时喝,比如:温敷前后、按推前后、运动前、运动中、运动后,甚至更 虚弱时,排便解尿后也需喝……。
为何小口喝呢?这是很多人的疑惑。自己亲自体验,自是有它的道理。 因为一次喝多,重病者根本就无法吸收,徒增痛苦。小口喝,身体运作吸 收后,感觉温暖舒服,较无负担。
虚弱阶段,十全或当归汤的喝法也是大同小异,如果一次一碗 200cc
一口气喝完还挺不舒服的,只是十全要使用得当。
(2).怎么去调整姜汤浓度呢?(蔘汤一样道理)
刚开始喝姜汤的调整:
喝姜汤的原则以喝进肚后感觉温暖舒服为宜,但刚接触时并不知自己所需的浓度,此时就要由喝进去的感受来做调整。像早期建议三斤生姜片的量,熬煮完喝下并不舒服,故我自行调降为一斤。后来手册里给了一份成人每日姜用量参考表,它有个常规用量。在重病上,给的常规参考用量是干姜片 50 克,但不见得一开始就得从 50 克喝起,也可以从 25 克测试起,只要感觉温暖舒服即可,即使未用到 50 克干姜片的建议量也没关系。
重病者刚开始如何调整姜汤浓度?
假如从干姜片 25 克以 1000cc 的热水熬煮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姜汤混在一起后喝起。喝下后,感觉温暖舒服, 这浓度就适合。如果觉得不够温暖舒服,可于隔天加 5 克干姜片测试,如果还不够温暖,隔日再加 5 克测试,直到自己感觉舒服温暖为止。要调高浓度的前提是其他各类功课诸如:温敷、温热性饮食、运动、按推、充分休息、良好心态、避寒凉、避恶缘,都须同步配合,这调整才有意义。若不配合,一味的调高姜汤的浓度,对身体可能会引起负面的影响。
在这里特别补充并非重病者都适合喝浓姜汤,有些适合喝淡一点的姜汤,喝浓姜汤反而不舒服,故姜汤的浓度全需视当事人的感受。
喝到适宜浓度后,调理期间就照此浓度喝,但并非一成不变。
有时会有突发状况需浓度高时可加重,但状况解除后,应再回到适宜的浓度。比如:原本稳定地喝适宜浓度的姜汤,不过可能外界气温连日骤降、工作量某天已知工作量过重、或已知某天整天会待在冷气房里……, 此时,可微微调高姜汤浓度,原则仍是感觉温暖舒服为宜。待恶缘解除时,再调回原来的浓度。
若是不能预知恶缘,而恶缘却来报到时,该怎么办?
像我现在前一晚睡觉前用慢炖锅熬煮姜汤,结果隔天一早起来,发现天气极冷,除了加强保暖温敷外,如果觉得姜汤浓度不够时,会再搭配姜粉或红蔘粉。如果预 知隔天会很冷,当晚熬煮姜汤会微微调高几克,待天气回复正常,又再调 回原浓度。
体力回升后,进入稳定期,姜汤的调降:
在稳定时要做微调,我自个儿的经验是,体力提上来维持一段时日后,每天照表操课,克服天气,压力情绪……其他恶缘后,等身体稳定一段时日,可尝试调降。调降方式为一次降 5 克干姜片,但非天天调降 5 克,而
是稳定一段时日后,其他各类的功课皆配合之下,才可尝试再微降 5 克。若是调降后很快又产生不适感,那就再调回上个姜汤的浓度。
周遭有人也做原始点,两三年如一日,都喝一样浓度的浓姜汤,这基本上会出问题,后来真的出了问题。调理期间,体力逐渐提升到稳定的状态,症状也一一改善,已不需如此额外多的热源,却又强加饮用,反而会造成身体负担。为了应付这些额外的热源,身体势必消耗更多的热能,因此间接产生症状,此时按推无改善,要做的是调降姜汤浓度才对。
重病者的姜汤在稳定时期勿贸然停止,风险很大。好多人用原始点调理后,身体状况大幅提升时,会宣称自己已经完全康复。一问之下,还依赖着姜汤,甚至浓姜汤,殊不知此时所需的热能大多是外来的,是藉由姜汤及温敷,非全然是身体本身的。然而,有些人认为既然都已改善,为何还要喝姜汤,就贸然停止,很快的,症状就又找上门。
我很佩服一姜到底的人,重病期间饮品单单一味。我个人喜变化,会视自身情况的不同做调整,如果喝姜汤无法起色就改喝蔘汤,蔘汤真的较好吸收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